郑武公伐胡
韩非〔先秦〕
昔者郑武公欲伐胡,故先以之臣妻胡君,以娱之意。因问于群臣:“吾欲用兵,谁可伐者?”大夫关之思对曰:“胡可伐。”武公怒而戮之,曰:“胡,兄弟之国也,子言伐之,何也?”胡君闻之,以郑为亲己,遂不备郑。郑人袭胡,取之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从前郑武公想要征伐胡国,所以就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,以此来使胡国国君心里高兴。于是问大臣们说:“我要用兵,可以讨伐谁?”大夫关其思回答说:“可以讨伐胡国。”郑武公大怒并且骂了关其思,说:“胡是我们兄弟之国,你说讨伐它,什么意思?”胡国君主知道了这件事,把郑国君主当做自己的亲人,就不再防备郑国,郑国攻打胡国,占领了它。
注释
郑武公:春秋时郑国的国君。
伐:征伐。
胡:春秋时胡国。
昔:从前。
故:故意。
妻:嫁。
娱:使......快乐。
大夫:官职名。
简析
这篇短文讲述了郑武公利用智谋,通过先嫁女给胡国君主以麻痹其警惕性,然后故意在群臣面前斥责提议伐胡的大夫,进一步迷惑胡国,最终趁机袭取胡国的故事。文中展现了一场高明的政治军事谋略,揭示了在国际关系中,利益至上、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,以及政治斗争中的狡诈与多变。
韩非
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(约公元前281年),卒于秦王政十四年(公元前233年),韩非为韩国公子(即国君之子),战国末期韩国人(今河南省新郑)。师从荀子,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、思想家,政论家和散文家,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,后世称“韩子”或“韩非子”,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。 22篇诗文 700条名句
泽陂
诗经·国风·陈风〔先秦〕
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有美一人,伤如之何?寤寐无为,涕泗滂沱。
彼泽之陂,有蒲与蕳。有美一人,硕大且卷。寤寐无为,中心悁悁。
彼泽之陂,有蒲菡萏。有美一人,硕大且俨。寤寐无为,辗转伏枕。
匪风
诗经·国风·桧风〔先秦〕
匪风发兮,匪车偈兮。顾瞻周道,中心怛兮。
匪风飘兮,匪车嘌兮。顾瞻周道,中心吊兮。
谁能亨鱼?溉之釜鬵。谁将西归?怀之好音。
鲁国之法
吕不韦〔先秦〕
鲁国之法:鲁人为臣妾于诸侯,有能赎之者,取金于府。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。孔子曰:“赐失之矣!夫圣人之举事,可以移风易俗,而教导可施于百姓,非独适己之行也。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,取其金则无损于行,不取其金,则不复赎人矣。”
子路拯溺者,其人拜之以牛。子路受之,孔子喜曰:“鲁人必多拯溺者矣。”